仿真船模和鸟笼尽显非遗技艺 两位苏作匠人赴京展示文旅
本报讯(记者 小圆)昨天在北京爱慕美术馆举办的“良工巧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晋京展”上,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海林、苏州苏派鸟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方清华两位苏作匠人联袂,展示的35组(件)仿真船模、鸟笼代表作品,吸引众多爱好者。
展示的仿真船模吸引爱好者前来观展。 通讯员 张维忠摄
从天上飞鸟到水中行舟,徐海林的船模、方清华的鸟笼,以其细致严谨的木船技艺、工艺精细的鸟笼技法,跨越岁月传承,让人体验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从2009年起,爱慕美术馆每年持续推出非遗艺术展览,此次的“良工巧匠”晋京展中,多维度展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木船制作技艺、苏派鸟笼制作技艺,以及两位苏作匠人适应时代发展,古老技艺与创新融合的探索。
徐海林从16岁学习传统造船手艺,适应时代变迁,徐海林从制作大木船到制作小船模,主攻微仿真船模,20多年来制作各类船模100多艘,许多精品已被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上海海事博物馆、香港博物馆等收藏。晋京展首次将徐海林“相城十绝之一”的“仿真船模”带到北京,展示南湖红船、渡江第一船、强渡大渡河纪念船、巧渡金沙江船等6艘革命红船,以及苏州快船、太湖七帆船、鉴真东渡船、郑和宝船等9艘历史名船。
此次展示的方清华20组鸟笼作品,体现了苏派鸟笼工艺精细、美观秀气的传统文化风韵。鸟笼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清朝“扳指,核桃,笼中鸟”成为王公贵族手中三件宝,其中苏派鸟笼(南笼)与北笼、广笼、川笼并称中国四大名笼。方清华20岁拜师苏州“南笼泰斗”颜虎金,鸟笼制作技艺业内通常秘不示人,颜虎金将本是“暗行”的手艺悉数相传。刻苦磨炼苏派鸟笼制作技艺30年,方清华游刃有余。
方清华展示的葫芦藤冰梅顶金丝鸟笼,采用中药配方煎制而成;字花门花脚回纹亮顶笼需使用8年以上老竹、耗时两月余手工刻制。“鸟笼并不是单纯为了养鸟而存在的”,方清华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将鸟笼技艺传承下去,他用苏派鸟笼的制作技艺做出了许多小物件,可以放文具、做雕饰等,让苏派鸟笼以新形态走入日常生活。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古月昨天在北京爱慕美术馆举办的“良工巧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晋京展”上,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海林、苏州苏派鸟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方清华两位苏作匠人联袂,展示的35组(件)仿真船模、鸟笼代表作品,吸引众多爱好者。
展示的仿真船模吸引爱好者前来观展。 通讯员 张维忠摄
从天上飞鸟到水中行舟,徐海林的船模、方清华的鸟笼,以其细致严谨的木船技艺、工艺精细的鸟笼技法,跨越岁月传承,让人体验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从2009年起,爱慕美术馆每年持续推出非遗艺术展览,此次的“良工巧匠”晋京展中,多维度展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木船制作技艺、苏派鸟笼制作技艺,以及两位苏作匠人适应时代发展,古老技艺与创新融合的探索。
徐海林从16岁学习传统造船手艺,适应时代变迁,徐海林从制作大木船到制作小船模,主攻微仿真船模,20多年来制作各类船模100多艘,许多精品已被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上海海事博物馆、香港博物馆等收藏。晋京展首次将徐海林“相城十绝之一”的“仿真船模”带到北京,展示南湖红船、渡江第一船、强渡大渡河纪念船、巧渡金沙江船等6艘革命红船,以及苏州快船、太湖七帆船、鉴真东渡船、郑和宝船等9艘历史名船。
此次展示的方清华20组鸟笼作品,体现了苏派鸟笼工艺精细、美观秀气的传统文化风韵。鸟笼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清朝“扳指,核桃,笼中鸟”成为王公贵族手中三件宝,其中苏派鸟笼(南笼)与北笼、广笼、川笼并称中国四大名笼。方清华20岁拜师苏州“南笼泰斗”颜虎金,鸟笼制作技艺业内通常秘不示人,颜虎金将本是“暗行”的手艺悉数相传。刻苦磨炼苏派鸟笼制作技艺30年,方清华游刃有余。
方清华展示的葫芦藤冰梅顶金丝鸟笼,采用中药配方煎制而成;字花门花脚回纹亮顶笼需使用8年以上老竹、耗时两月余手工刻制。“鸟笼并不是单纯为了养鸟而存在的”,方清华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将鸟笼技艺传承下去,他用苏派鸟笼的制作技艺做出了许多小物件,可以放文具、做雕饰等,让苏派鸟笼以新形态走入日常生活。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