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旅 > > 正文

田野“烤”卷 苏州考古人如何作答

2022-08-22

暑热难当,有一群人头顶烈日手拿铁锹,坚持在野外工作——

田野“烤”卷 苏州考古人如何作答

□苏报记者 王敏悦

罕见的40多个高温日,让今年夏天变得暑热难当,尤其难熬。烈日下,有一群人,拿着铁锹、铲子等工具,在野外考古工地上作业。近年来,苏州考古研究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离不开他们的奉献。

80后考古人张志清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工作8年,他已经习惯了与高温暑热展开对抗,为苏州文明溯源默默耕耘。

5点就开工

在探方与探方之间“动如脱兔”

8月16日清晨4点半,张志清的手机闹钟响了。像往常一样,他洗漱完毕就匆匆出门。晨光熹微,从苏州东南角的尹山湖出发,开车去往位于西北角的一处考古工地,一路畅通无阻。

这片考古工地,在姑苏区与虎丘区的交界处,轨交8号线施工前的考古前置工作正在进行。36岁的苏州市考古研究所项目二室主任张志清,是这一项目的负责人,“8号线是民生工程,考古前置工作必须抢时间,赶进度。”为了避“高温”,每天的开工时间提前到了早上5点。

“除我之外,每天在工地上干活的还有10来个技工和10来个民工。”张志清告诉记者,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工地巡查,指导工人们施工,“必须盯得很仔细,要确保文物和文化层不被破坏。”偌大的工地,仅有几个临时搭建的简易遮阳棚,黑色的遮阳网不抗风,裂开几道长长的缝,防御能力大打折扣。20来个工人在各自的点位忙碌,张志清在他们中间来回走动,扯着嗓子和工人们说话,“阿姨,土块挖细一点儿。”“这个陶罐的口沿挖着了吗?”……他身手矫健,在工地上“动如脱兔”,时不时地跳下探方,拿起铁锹、铲子为工人做演示。

晒黑总难免

一年约有330天在野外工作

上午8点左右,室外气温34℃,张志清的白色T恤已经被汗水浸湿,手臂上覆着一层细密的、亮晶晶的汗液。“一年365天,我大概有330天在野外工作,休息时间很少。”

在工地上,工人们各有各的防晒法子。阿姨们往往戴一顶草帽,在草帽边沿缝一圈从旧衣服上剪下来的花布,从而更好地遮阳。水杯、水壶是最不能少的,临开工前先装满,泡一些生姜或枸杞,不一会儿就喝完了。送水阿姨用扁担从项目部挑着两个水壶,送水到工地,一个上午要来回跑十几趟。还有揣着几盒藿香正气水的老师傅,堪称工地上的“清凉大使”,挨个儿发给工人。

张志清很酷,既不大愿意做防晒,跑一上午也没喝一口水。所以一到夏天,张志清就晒得黝黑。“拎着个水壶在外面走也不方便,索性工作的时候就不喝水,等下了班或者是中间转场的时候,在路上补充一点水分。”他潇洒地告诉记者,自己年纪轻,问题不大。

工作量很大

忙的时候要跑四五个项目

今年是张志清进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工作的第8个年头,“每年的业务工作量很大,还要处理相当一部分行政上的事务,尤其是近两年苏州积极推动考古前置工作,考古人的责任和压力也就更大了。”张志清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他要同时跑四五个项目,几个工地来回赶,有时候上午在姑苏区,下午就得去常熟。

有时候工地离家太远,还得就近租房。吃饭也是个大问题。“有的项目我们会招做饭阿姨,有的项目条件不允许,不方便做饭,就只能自己买饭吃,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张志清说。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夏天是最难的,在野外工作又热又晒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土层被晒得特别干硬,遗迹现象不容易被发现。”

即便是这样,张志清也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他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当天上午,姑苏区工地上的工作结束,阳光猛烈,附近的流浪猫、流浪狗趴在项目部的廊下躲清凉。张志清到临时库房细细清点了一遍出土的文物,给它们整理好标签。“我马上要回所里一趟,把手头上的行政事务处理掉一些。”他边说边往外走,路过小卖部的时候,问老板娘买了瓶冰镇的盐汽水,打开,“咕嘟咕嘟”喝了大半瓶——那是他辛苦忙活了大半天,第一次喝水。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古月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