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头条 > > 正文

近期河道又现大量福寿螺粉红色卵块

2022-07-20

  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尽头一处沿金鸡湖的休闲亲水平台,驳岸边草木上附着的福寿螺卵。  记者 吴涛摄

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尽头一处沿金鸡湖的休闲亲水平台,驳岸边草木上附着的福寿螺卵。记者 吴涛摄

近期河道又现大量福寿螺粉红色卵块

农业部门:除了人工杀灭暂无其他理想方案,“群防群治”是长期任务

本报记者 吴涛

近几年,每年的5月至8月,“扫码找记者”栏目都能接到市民反映在河道或池塘发现福寿螺卵块的报料线索。近期,又有多位市民向栏目反映,古城区多处河道边的礁石、植物上,粉红色的福寿螺卵块随处可见。

繁殖速度快 部分水域粉红色卵块一天比一天多

苏先生经常在环古城河健身步道散步,最近发现,姑苏区枣市桥和华泰家园附近的河岸边,一团团粉色的福寿螺卵块附着在临水的礁石上,而且数量一天比一天多。无独有偶,市民熊先生也在相城区阳澄湖镇济民塘河道里发现了大量的福寿螺卵。熊先生说:“看着挺恶心的。福寿螺是外来入侵物种,这些卵长成螺以后,危害就大了,得趁现在赶紧治。”

昨天上午,记者在市区部分河道走访,看到出现福寿螺卵块的地方着实不少。在姑苏区枣市桥附近河道,卵块有的“趴”在礁石上,有的把岸边植物的枝条“裹”了起来。近看,鱼子一般的卵密密麻麻聚在一起。在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尽头一处沿金鸡湖的休闲亲水平台,驳岸边的芦苇以及树木根部,全部附着粉红色的卵块。走到码头上,记者发现,连码头下方的石墩以及桥墩上,也有部分卵块。浅滩水中,依稀可见有黄豆大小的幼螺。

报料时熊先生告诉记者,附近不少居民都知道这是福寿螺卵块,发现了就会及时刮掉清理,但是福寿螺的繁殖速度很快,没过几天,水域附近又会出现。“天天看着挺糟心,就想知道,能不能请有关部门加快治理?”

危害水生作物 切记卵块摘除后不要随意丢弃

对于福寿螺的危害,本报此前多次报道。苏州海关外来生物防控中心农学博士郑斯竹介绍,福寿螺原产于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上世纪80年代因食用而引入我国。每年5月至8月,是福寿螺的繁殖高峰期,产卵期会把卵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福寿螺对水稻、莲、茭白、芋头、荸荠、菱角、芡实等水生作物危害甚大,它们食性广、适应性强,会疯狂啃食水稻的叶片和幼嫩分蘖,是农业上的一大危害。福寿螺也被第一批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郑斯竹提醒,福寿螺很可能成为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市民千万不要捕捞食用。人体接触成螺和卵是没有危害的。对于成螺,可以组织人力将水排浅后人工捡螺,集中消灭。对于卵块,可在其孵化前用工具摘除,切记摘除后不要随意把卵块丢弃。

主要靠人工清除 究其特性需要“群防群治”

对此,市河道管理处水环境科工作人员表示,对福寿螺卵块的不定期清理,配合农业部门“灭螺”,是目前河道保洁员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在福寿螺产卵期,河道保洁员看到卵块,都会主动进行清理。

随后记者又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根据监测,福寿螺出现在苏州已近20年。自发现它们以来,全市开展了统一监测,联合科研部门加强防控技术研究,同时对农田、河道、湖泊等不同区域的福寿螺组织了大量防控工作,减少其发生量并遏制其快速蔓延势头。但因为福寿螺具有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全国各地在河流湖泊等不能使用农药的区域还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只能依靠人工清除。针对河道福寿螺,河道管理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进行人工清除,只要在卵块孵化期内清除都能减少福寿螺发生量。

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工作人员表示,福寿螺的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实行“区域联控+部门联合”的治理策略,也需要“群防群治”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全社会“灭螺”合力。接下来,农业部门将与相关单位联合,对市民反映的河道和集中发生区域的福寿螺继续加速清除。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古月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