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梗”店招随处可见 市民热议褒贬不一综合
“妈妈,我知道唐朝有个杨贵妃,那‘糖贵妃’是谁?她也是唐朝的吗?”昨天,住在姑苏区观前社区的王文欣小朋友指着家门口的一块店铺招牌向母亲发问。据悉,在苏州,像这样谐音而字不同的店招还不少。平江路上,一家售卖雪花酥的店铺叫“一封情酥”……针对随处可见的“谐音梗”店招,支持的一方认为此举能抓住顾客眼球,还能展示汉字的博大精深;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存在汉字应用不规范等问题,容易误导青少年。昨天是世界母语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招揽人气方便记忆
商家大玩“谐音梗”
穿着华服,丰腴的“贵妃娘娘”手里抱着山楂球。“娘娘”头上插的不是发簪,而是一串糖葫芦……昨天,观前街一家叫“糖贵妃”的冰糖葫芦店生意红火。从店名和卡通形象来看,“糖贵妃”明显蹭的是“杨贵妃”的热度,就连宣传标语也不含糊:臣妾不是胖,是可爱到膨胀。
现场,三五家长正带着孩子挑选不同口味的糖葫芦,不时有孩子向家长发问:“妈妈,我知道唐朝有个杨贵妃,那‘糖贵妃’是谁?她也是唐朝的吗?”还有小朋友好奇地问:“杨贵妃是吃了糖葫芦以后身材发福,才变成‘糖贵妃’的吗?”面对孩子的疑问,家长回应道:“不是不是,这是老板做生意的噱头,用谐音的不同字作为店名,方便记忆,招揽人气。”
不止“糖贵妃”,苏城商家运用“谐音梗”的还真不少。平江路上,卖雪花酥、牛轧糖的小店名叫“一封情酥”,店铺依着古桥,装修风格也十分苏式。据说,店主希望用甜甜的雪花酥给来苏的游客写一封“情书”。还有以“飞茅腿”命名的炸鸡店、以“申井冰”命名的甜品店等等。
市民热议“谐音梗”
褒贬不一
市民杨女士住在姑苏区钮家巷社区,在平江路生活了40余年。对于商家大玩“谐音梗”,她持支持态度:“将约定俗成的词语改成谐音不同字的词,创意很好。对于商家来说,这是他们招揽生意的手段,能吸引顾客眼球,让人看了过目不忘,同时暗示了产品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市民周先生认为,孩子们可以通过“谐音梗”店招了解更多的人文典故、历史事件,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耗子啃皮球——客(嗑)气、绣花姑娘的手艺——千针(真)万针(真)……肖女士从事新媒体工作,在她看来,“谐音梗”的前身可能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歇后语。“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可以放松人们紧绷的神经,同时展现汉字的无限魅力,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人自己悟出其中奥义,博人一笑。”
不过,也存在反对的声音。有市民认为,“谐音梗”店招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年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青少年具有迷惑性,容易正误混淆,影响判断。一时间,关于“谐音梗”店招的讨论不绝于耳。
专家:
文字游戏需要游戏规则
语言运用要保护汉语纯洁性
孙君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来自姑苏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据她介绍,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此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每年9月的第三周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我认为,‘谐音梗’是一种文字游戏,但既然是游戏,就需要规则。如何既保护汉语的纯洁性,又给汉语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是我们为汉语母语所应该思考的,也是我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必须时刻当心的问题。”孙君说道。
对于“谐音梗”店招,相关执法部门表示,按照目前店名核准及店招备案办法,如名称使用规范汉字、本身不违反公序良俗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其他要求,应予以核准,但一些为博眼球使用的“谐音梗”,的确会对青少年认字、识词带来一些困扰。他们将在今后的审核过程中,会把用语习惯考虑进去,劝导经营者自觉使用规范表述方式,尽量避免“断章取义”。
(来源:姑苏晚报,编辑: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