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遇到商业 与未来共同成长教育
2017 年 2 月 28 日,“苏州中心艺术大赏”— 学院之光艺术竞赛启动仪式在苏州中心体验馆举行。苏州晶汇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晓敏先生,苏州晶汇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诒誌先生,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评委,特邀嘉宾和众多媒体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此次启动仪式,见证苏州中心艺术大赏的全面启动。
苏州中心商场位于苏州市域 CBD 核心区域,金鸡湖西岸;与轨道交通 1 号线及 3 号线(在建)无缝连接,吸纳全城的人气。近年来,地处长三角经济圈核心的苏州,在城际高铁和国际空港的带动下不断提速,经济互通、人才互通、产业互通带来的发展优势正在逐步体现。根据苏州特大型城市的战略定位,苏州更是提出了着眼“对内引领国内创新发展、对外参与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要求。在这样的发展契机下,苏州中心商场也将塑造自己的角色定位,承载一份责任。
名家齐聚 艺术大赏
本次艺术竞赛是由苏州中心商场主办,艺术互动承办、雅昌艺术网首席媒体支持。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四川美院、广州美院、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六大国内顶尖艺术高校联动,旨在展示当代艺术魅力,发掘艺术新气象,创造美好的生活。体现了苏州中心商场作为未来城市共生体的艺术追求和文化底蕴。
艺术竞赛将从启动仪式起至 2017 年 5 月 30 日,以“未来”为主题,以油画和雕塑的形式,向六大国内顶
尖艺术高校的众多艺术学院学生征集优秀艺术作品,并为获奖者提供丰厚的奖金以及与艺术大师一对一交
流互动的机会和平台。
此次活动邀请国际重量级艺术领域大师和享誉海内外的国内艺术家组成了评委团。包括:当代艺术雕塑大
师隋建国先生;新加坡国宝级艺术家韩少芙女士;新加坡学院派领军人物 Ian Woo 先生。旅美写实派油画家陈逸鸣先生;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美术馆馆长,艺术巨擎周京新先生。
苏州中心商场还特别邀请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德先生,新加坡学院
派领军人物 Ian Woo 先生,对时下商业怎样融合艺术,跨界艺术如何“玩”出新花样,如何在业态的不断
升级中,走出同质化泥潭的问题进行了一场艺术漫谈。
苏州晶汇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诒誌先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相信会激发更多优秀的艺术创作,搭建多元化艺术沟通平台。为苏州中心商场打造更具艺术和生活气息的梦想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快乐。”
旅美写实派油画家陈逸鸣先生表示,“艺术学院是艺术家的摇篮,但雏鸟的展翅翱翔,不能离开天空。‘苏
州中心艺术大赏’— 学院之光艺术竞赛,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一个给热爱艺术的人的自由翱翔的天空。我
相信,通过此次艺术竞赛,定有更多热爱艺术的学子得到发展的空间,插上未来之翼,飞翔在属于自己的
天空中。”
大师评委 艺术生平
苏州中心商场邀请了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坐镇评委团。
当代艺术雕塑大师—隋建国
1956 年生,山东青岛人。1984 年毕业於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 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讲师。作品曾参加 1984 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设计展、1992 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1993 年威海国际雕刻大赛、1994 年台北海峡两岸雕塑交流展、1995 年巴塞罗那中国当代艺术展等,并曾在北京、台北、日本举办个人作品展和双人展。部分作品为国内外艺术机构所收藏。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美术馆馆长—周京新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创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协江苏省委常委。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旅美写实派油画家—陈逸鸣
油画家,中国已故著名画家陈逸飞的胞弟。自幼习画,1972 年至 1979 年期间,先后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上海戏剧学院油画系。自 1979 年至 1981 年任教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赴美后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研习,之后在美国芝加哥、佛罗里达及法国巴黎的芬得莱画廊举办画展。通过和瓦理·芬德里画廊和汗默画廊的成功合作,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承认。
新加坡国宝级艺术家—韩少芙
作为亚洲领先的现代雕塑家,韩少芙女士曾获得新加坡的文化奖章。她参加了许多世界各地的国际展览和项目,她的作品多见于众多国际机构,公共空间,并被多位著名收藏家私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中国、日本、新西兰、美国、英国多国过大型个展和群展。2005 年,韩少芙获得了印度最高的艺术奖,2006
年,在中国,韩少芙的作品在印度赢得了“杰出城市雕塑奖”,2015 年,韩少芙在意大利的 Chianciano 双年展,获得“莱昂纳多雕塑奖”。
新加坡学院派领军人物—Ian Woo
出生于 1967 年的 Ian Woo 是一位优秀的抽象艺术家,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突出了一种重力和表征的变化,他惯用“图片制作”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做法,一直维持着某种严苛的艺术纪律,并时刻保持着艺术家对绘画变化的一种循环的内在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