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让“姑苏宝藏”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教育

// 2022-06-30
在6月20日-30日的 繁华姑苏 美好生活非遗宣传周 活动中,《宝藏姑苏2.0非遗寻宝图》让人眼前一亮,生煎、苏面、刺绣、玉雕、经络剑针、手工眼镜这份寻宝图汇聚姑苏区域内...

在6月20日-30日的“繁华姑苏 美好生活”非遗宣传周活动中,《宝藏姑苏2.0非遗寻宝图》让人眼前一亮,生煎、苏面、刺绣、玉雕、经络剑针、手工眼镜……这份“寻宝图”汇聚姑苏区域内近50家可吃、可玩、可赏、可打卡的非遗保护单位,跟随它,便能尽情领略小巷深处的非遗技艺。姑苏区文化馆馆长施政介绍说,将非遗元素作为产品的创意来源,通过现代设计赋予非遗技艺以时尚气质,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走入百姓日常生活。

 

 

近年来,姑苏区正不断寻求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方式,探索多元赋能、跨界融合的丰富路径,为传统文化增添“时尚”与“流行度”标签,让非遗项目更贴近现代生活,长久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多维度展现“苏式生活”精彩内涵。

 

碰撞“时尚”

 

古老技艺也能“潮起来”

 

2006年6月,仿古铜器(编钟)制作技艺入选苏州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苏州仿古编钟制作技艺结合造型、雕刻、彩绘、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形成了一门独特、系统的手工制作技艺。然而,编钟这件藏尽中华匠人智慧与巧思的宝物,几千年来却束之高阁,几乎从未在民间流传。

 

既是姑苏“非二代”的一员,也是编钟工艺新一代创作者、守护者,金磊师从苏州非遗传承人、青铜铸造工艺大师的父亲金海鸥,曾带着来自中国苏州的双音编钟,声动法国艺术圣殿卢浮宫。

 

 

“现在和苏州工艺美院合作,带的是00后学生,指导他们一些毕业作品,”在这个过程中,金磊发现,起初以为年轻人不太喜欢这门枯燥而古老的工艺,事实却和她想象的不同。“学生说是因为以前没机会接触,后来我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触碰这门远古乐器,启发他们用激光、用一些敲击机械,运用现代VR技术去展现,还是很有新意的。”让金磊没想到的是,自己第一个辅导的班级的学生作品就获得了全国计算机的金奖。

 

“他们有从工艺流程来开发的,然后有从弹拨的角度,有一些乐器虽然被恢复出来了,搬了上舞台,然而演奏的方法和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善,那么怎么让乐器能够发声让大家听到?”金磊告诉记者,大家集思广益,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原音“重现”,复原出“琴瑟和鸣”的氛围感,甚至还可以通过激光的弦去弹奏。

 

尝试将姑苏精品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还有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姑苏区沧浪街道打造的一台虚拟实景演出,吸引了近10万人次线上观看。演出通过“5G+AR”技术沉浸式再现原创舞蹈《泊》,让市民足不出户享受运河文化的视觉盛宴。

,时长00:31

跨界创新

 

非遗活化焕发新生命

 

“轧神仙” 是姑苏大运河文化展示的一张特色名片,被誉为“苏州人自己的节日”。按照传统习俗,在“轧神仙”活动中,各类商品都会被冠以“神仙”的名号,市民们都喜欢买几样带回家,沾沾“仙气”。今年“轧神仙”活动期间,主办方尝试跨界创新的深度融合,联合多家企业推出了各类“神仙”产品,在疫情期间“危中求机、危中求变”,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新苏州人刘瑞林来到有24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乾生元门店,一进店门,目光就被包装精美的枫镇大肉“神仙面”吸引住了,包装上还印有“轧神仙”由来。“买了5盒,尝尝苏州地道的时令特色面,同时感受一下苏州民俗文化。”

 

“轧神仙”期间,在固生堂中医诊所(石路店)二楼候诊大厅的显眼位置,摆放着一款“防疫臻礼”礼盒,里面包含神仙茶包、神仙香囊、神仙口罩等“神仙”限定品。固生堂中医集团江苏区域总经理李彦辉介绍说,今年推出的“轧神仙”主题防疫臻礼是他们的首次跨界尝试,希望借由跨界联名的形式,对文化跨界融合进行全新的阐述。

 

 

在位于姑苏区星辉1976产业园的一家新能源苏州体验中心,“轧神仙”主题汽车模型引来不少关注的目光。展厅中,车模和实车车贴依据Q版吕洞宾、祥云、卷轴、唐寅故居等轧神仙的相关元素设计,让车子显得“仙气满满”。未来,通过新能源车的载体,“轧神仙”元素将化为车的外观设计、内部饰品、周边文创产品等。

 

苏州古城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了无数的“姑苏宝藏”,如何更好地将它们深度挖掘,并进一步保护传承?对此,姑苏区率先在全市成立首个非遗保护联合会,加强非遗品牌建设、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机制、推进非遗文创研发,并邀请专家顾问指导,以多元融合为创新导向,共同为姑苏区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努力让“姑苏宝藏”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周晓青

1
联系我们